9月14日,沙特阿拉伯遭到來路不明的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的聯合打擊,沙特境內兩處大型石油出口設施遭到襲擊。沙特官方在事后調查認為,襲擊者一共動用了18架無人機和7枚巡航導彈。這點武器和價值昂貴的石油設施相比,可以說不值一提。但是正是這不值一提的武器,造成了沙特石油日出口量驟減50%,而全球原油出口量驟減5%,整個世界石油供應市場甚至引發震動。
對此,參考消息9月23日引述英國《獨立報》的報道稱,"沙特的無人機襲擊已經改變了全球戰爭的性質"。其作者帕特里克·科伯恩在文中表示:無人機和導彈對沙特阿拉伯石油設施的大規模襲擊不僅改變了中東的軍事實力對比,而且標志著全球戰爭性質的改變。特別是由于無人機這種輕小慢卻又能精確打擊目標的武器不斷出現,任何國家的重要設施都會成為潛在襲擊目標,而對這種要害目標的襲擊,將會直接對世界的政治經濟態勢構成影響。
其實自殺式無人機并不是新鮮產物,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色列、美國等國家就已經在研制這種武器,我國甚至還曾經進口過以色列"哈皮"無人機并裝備部隊。不過進入新世紀后,民用無人機技術不斷發展,如今很多簡單的民用無人機也已經具備了軍用飛機的精度和載荷能力。在敘利亞戰場上,敘反對派就曾經使用小型無人機綁上迫擊炮炮彈或者手榴彈等武器用于襲擊敘政府軍的陣地,甚至還用來襲擊駐敘俄軍的空軍基地。
和自殺式無人機相比,巡航導彈出現的時間顯然要早很多。早在二戰末期,著名的德國V-1型導彈就是現代巡航導彈的雛形。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大超級強國都曾經研制過先進的巡航導彈。如今隨著GPS、格洛納斯等全球定位技術的不斷擴散,即使是民用手機也具備精確定位功能,因此只要有能力將手機中的導航定位裝置"移植"到導彈上,即可制造出高精度巡航導彈。這樣很多潛在的中小型國家,通過技術擴散也具備了研制和發展精確制導巡航導彈的能力。而巡航導彈和自殺式無人機的結合,顯然預示了作戰樣式的改變。
俗話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軍用武器通常追求更高的速度,以實現有效突防的能力。所以現役各國的防空系統中,大部分是針對高速目標設計。在搜索雷達發現目標后,隨即會通過計算機對其進行高度、速度的測定,為了避免誤擊,通常情況下會給電腦設定一個數值:比如時速700公里/小時,低于這個速度的目標一律當作飛鳥,自動過濾。這樣就給了小型自殺式無人機可乘之機——因為改裝的無人機普遍飛行速度緩慢,且目標特征小,不符合常規軍用武器的雷達和紅外特征,所以這類目標很容易被電腦自動過濾掉。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沙特作為全球軍費第三大國,其裝備的美制、法制先進防空系統在面對又小又慢的自殺式無人機時卻絲毫沒有反應——毫無疑問,這肯定是火控計算機把這些目標當作飛鳥,直接給過濾掉了。
其次,在全球導航技術普及后,即使是沒有能力研制昂貴大型巡航導彈的中小國家,也可以通過導航定位技術,發展自己的精確打擊武器。而這些武器同樣會令軍事大國防不勝防。沙特作為全球石油第一出口大國,其石油出口是財政命脈,所以必然嚴加防范,但是還是同時有兩處石油設施遭到了襲擊,而且是無人機和巡航導彈混合打擊。遭襲的結果就是沙特的原油日出口量驟降一半。這個打擊不可謂不沉重。而原先只有軍事大國才擁有的巡航導彈,如今卻被號稱"拖鞋軍"的也門胡塞武裝掌握,這種武器裝備和局勢的變化,也讓人始料未及。
如同科伯恩所言,面對無人機技術和精確導航技術的不斷擴散的今天,戰爭樣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即使是中小型國家也可以通過民用途徑得到精密制導技術和精確導引系統,從而對于強大的軍事對手發動精確打擊。而且打擊目標也不再局限于軍事范疇,而是可以通過打擊對方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目標,造成對方國家的混亂和恐慌,從而改變戰爭的走向。這種全新的作戰模式,值得我們所有人的思考。
更多無人機行業資訊,請關注宇辰網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免費閱讀。